小青瓦(又称蝴蝶瓦、布瓦)是传统中式建筑中常用的屋面材料,具有古朴美观、排水性能好等特点,但铺设工艺要求较高。以下是小青瓦铺设时的关键注意事项,涵盖施工前准备、铺设流程、细节处理及后期维护等方面: 一、施工前准备:材料与基层检查 1.材料质量检验 小青瓦外观: 逐片检查瓦片是否有裂缝、缺角、翘曲(弯曲度>3mm需剔除),边缘应平整无毛刺,颜色均匀(避免混有欠火或过火瓦)。 敲击瓦片听声音,声音清脆(金属声)为优品,沙哑声可能内部有隐裂。 基层要求: 屋面坡度需≥25°(多雨地区建议≥30°),确保排水顺畅; 找平层(如水泥砂浆)需平整、坚实,表面误差≤5mm/m,不得有起砂、空鼓; 木结构屋面需检查檩条、椽条的间距(通常≤300mm)和防腐处理(涂刷桐油或防腐漆)。 2.配件准备 准备好屋脊瓦(如正脊瓦、垂脊瓦)、封头瓦(檐口处封堵瓦片)、瓦钉(竹钉或铜钉)、挂瓦条(截面尺寸20mm×30mm,间距按瓦长调整)等。 二、铺设流程与工艺要点 1.铺设顺序 从下往上、从檐口到屋脊,先铺檐口瓦,再逐层向上铺设,每排瓦需错缝排列(类似鱼鳞状)。 2.挂瓦条安装 挂瓦条间距根据小青瓦长度确定,通常为瓦长的1/2~2/3(如瓦长300mm,间距150~200mm),确保上排瓦覆盖下排瓦至少1/3面积。 挂瓦条应水平且等高,用瓦钉或镀锌铁丝固定在檩条上,檐口处第一根挂瓦条需抬高20~30mm,形成“出檐”坡度。 3.瓦片铺设方法 仰瓦与俯瓦搭配: 传统小青瓦屋面采用“一仰一俯”(阴瓦+阳瓦)交替铺设,仰瓦(凹面向上)承接雨水,俯瓦(凸面向上)覆盖接缝; 仰瓦与俯瓦的搭接宽度需≥50mm,相邻仰瓦间留缝10~15mm(便于排水),俯瓦覆盖缝宽的2/3以上。 错缝要求: 上下排仰瓦的纵向接缝需错开至少1/3瓦长,避免形成通缝; 同一排仰瓦的横向间距应均匀,误差≤5mm。 4.檐口与屋脊处理 檐口瓦固定: 檐口第一排仰瓦需用瓦钉固定(每片瓦不少于1枚),或用水泥砂浆窝牢,防止下滑; 檐口处可增设封头瓦,并用1:3水泥砂浆封堵边缘,做滴水线。 屋脊施工: 正脊用脊瓦或小青瓦叠砌,高度≥150mm,脊瓦底部用混合砂浆(水泥:石灰:砂=1:1:4)座浆,确保牢固; 垂脊、戗脊需按设计坡度砌筑,转角处用斜脊瓦过渡,缝隙用麻刀灰或防水密封胶填实。 三、关键细节处理:防漏与加固 1.防水垫层设置 现代施工中,建议在挂瓦条下方铺设防水垫层(如沥青防水卷材、高分子防水膜),覆盖整个屋面并上翻至屋脊,搭接宽度≥100mm,可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基层。 2.瓦片固定加强 大风地区(风速≥20m/s)或屋面坡度>45°时,每片俯瓦需用瓦钉固定(间距≤600mm),或在挂瓦条上增设铜丝绑扎瓦片,避免被风掀翻。 3.节点防水 天沟、斜沟处:需先铺设金属板(如镀锌钢板)或防水卷材,再在其上铺设小青瓦,瓦片伸入沟内≥50mm,并用砂浆嵌缝; 烟囱、管道穿屋面处: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泛水,高度≥250mm,泛水与瓦片间用密封胶填充。 四、施工禁忌与质量控制 1.禁止事项 严禁在基层未干燥时铺设瓦片(含水率>8%易导致砂浆开裂); 不得使用断裂、翘曲的瓦片,或用碎瓦拼接填补缝隙(影响排水和美观); 避免在雨天或低温(<5℃)环境下施工,水泥砂浆易冻融失效。 2.质量检查 平整度:用2m靠尺检查,屋面表面误差≤5mm; 排水试验:铺设完成后进行淋水试验(持续淋水2小时),观察檐口、屋脊、天沟等部位是否有渗漏; 牢固性:轻推瓦片无松动,脊瓦无晃动,挂瓦条无变形。 五、后期维护建议 定期清理:每年秋季清除瓦面杂物(如落叶、苔藓),避免堵塞排水缝隙; 破损修复:发现瓦片开裂或松动时,及时用相同规格的瓦片更换,并用水泥砂浆补缝; 防腐处理:木结构屋面每3~5年检查檩条、挂瓦条的防腐情况,补刷防腐涂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