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派建筑砖瓦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宜兴市徽派古典建筑材料有限公司
联 系 人:
移动电话:13915268583
微 信:
电子邮件:81792062@qq.com
邮政编码:214222
地  址: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川埠工业园
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解答
仿古小瓦铺设时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
发布时间:2025-07-22 08:49:11 浏览次数:45次

    仿古小瓦(如传统青瓦、板瓦、筒瓦等,单块尺寸小、造型古朴,多为陶土材质)铺设时因“单块面积小、搭接节点多、材质脆性高”,易出现搭接不严漏水、瓦片松动脱落、铺设不平整、破损率高等问题。以下是常见问题及针对性解决办法:
    一、搭接不严与漏水(最核心问题,因“小瓦搭接节点多”易出现)
    1.瓦缝渗水(雨水从瓦片间隙渗入基层)
    问题表现:下雨时雨水沿瓦面流动,从相邻瓦片的搭接缝隙渗入,沿屋面基层渗漏(尤其斜脊、檐口等转折处)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搭接长度不足(仿古小瓦标准搭接需覆盖瓦体1/3,若仅搭1/4,雨水易漫过搭接边);
    瓦片规格不一(手工制作的小瓦尺寸偏差大,导致部分位置缝隙过大);
    未做“泛水处理”(瓦与墙体、烟囱等交接处未密封,形成漏水通道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严格控制搭接长度(平瓦横向搭接≥5cm,筒瓦纵向搭接≥8cm),铺设时用“基准线”定位(每排瓦边缘拉水平线,确保搭接整齐,偏差≤1cm);
    铺设前筛选瓦片(剔除变形、尺寸偏差>2cm的瓦),对轻微偏差的瓦“错峰搭配”(大瓦与小瓦交错铺设,减少缝隙集中);
    特殊部位(瓦与墙体交接处)先铺“防水卷材”(如沥青瓦或油毡,宽度≥30cm,一半压在瓦下,一半贴墙),再用水泥浆(加少量防水剂)密封缝隙(厚度≥2cm,呈斜坡状,引导雨水流向瓦面)。
    2.瓦底积水(雨水渗入瓦下无法排出)
    问题表现:雨水渗入瓦与基层之间,积存在瓦底,长时间导致基层(如木望板)腐烂,或冬季结冰膨胀顶起瓦片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屋面基层不平整(有凹陷,导致积水);
    瓦下未留排水间隙(基层铺得太实,雨水无法顺坡度排出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铺设前确保基层(木望板或水泥层)平整度误差≤3mm,凹陷处用砂浆找平(呈顺坡方向的平缓斜坡);
    瓦下铺设“顺水条”(木条或混凝土条,高3-5cm),形成排水通道(雨水从瓦缝渗入后,沿顺水条之间的间隙顺坡排出,不滞留)。
    二、瓦片松动与脱落(安全隐患,因“固定不足+受力不均”导致)
    1.单块瓦松动(大风或震动后移位)
    问题表现:瓦片与基层脱离,用手轻推可晃动,极端情况会滑落(尤其檐口、屋脊处)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固定点不足(仿古小瓦多靠自重和搭接固定,未额外固定,仅靠水泥浆粘结易脱落);
    基层不牢固(木望板腐烂或水泥基层起砂,导致粘结失效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关键位置(檐口、屋脊、大风区域)的瓦必须“双固定”:用铜丝(防锈)将瓦绑在基层的木龙骨上(铜丝从瓦孔穿过,避免破坏瓦体),同时在瓦底抹“防水水泥浆”(水泥:砂:防水剂=1:2:0.05)粘结(仅抹瓦底边缘,不堵塞排水间隙);
    基层预处理:木望板刷防腐漆(避免腐烂),水泥基层刷界面剂(增强与水泥浆的粘结力)。
    2.成片瓦滑落(坡度较大时易出现)
    问题表现:多块瓦沿屋面坡度整体下滑,导致大面积漏雨和安全风险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屋面坡度太大(仿古小瓦适用坡度15°-25°,超过30°时自重导致下滑力增大);
    未设“防滑条”(瓦与基层之间摩擦力不足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坡度>25°时,每3排瓦增设一道“防滑条”(木条或金属条,固定在基层上,高度5cm,挡住瓦的底部,阻止下滑);
    筒瓦铺设时,在瓦的搭接处用“瓦钉”固定(钉帽砸扁,嵌入瓦体预留的钉孔,避免外露锈蚀),每片筒瓦至少1个固定点。
    三、铺设不平整(影响美观与排水,因“定位不准+操作随意”导致)
    问题表现:瓦面高低不平、排距不均,视觉上“波浪起伏”,且易导致积水(低洼处存水)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未拉控制线(全凭经验铺设,排距、高低无基准);
    瓦片厚度不一(手工小瓦厚度偏差大,未筛选搭配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铺设前“三线定位”:沿屋面纵向拉“脊线”(屋脊中心线)、横向拉“水平线”(每排瓦的上边缘)、沿坡度拉“斜线”(控制每排瓦的倾斜角度),三线交点作为基准,确保每片瓦边缘对齐控制线(偏差≤1cm);
    按“厚度分级”铺设:将瓦片按厚度分为“厚、中、薄”三级,同一排瓦用同等级厚度(避免厚瓦与薄瓦相邻导致高低差),相邻排瓦厚度渐变(厚瓦排与薄瓦排之间用中厚瓦过渡,减少整体起伏)。
    四、瓦片破损(施工损耗高,因“材质脆+操作不当”导致)
    问题表现:铺设过程中瓦片边角崩裂、表面开裂(尤其檐口切割处),破损率超过5%(正常应≤3%)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搬运/铺设时碰撞(小瓦单块轻,易被随手扔放,导致边角崩裂);
    切割方法不当(用锤子砸断,而非工具切割,导致瓦体碎裂);
    踩踏瓦面(施工人员直接踩在已铺好的瓦上,重压导致断裂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搬运时用筐装(每筐≤10片,底部垫稻草),禁止手抛;铺设时轻拿轻放(距基层10cm时缓慢放下,不磕碰已铺瓦);
    切割需用“瓦刀或瓷砖切割机”:先在切割线处用钉子划浅痕(引导断裂方向),再用瓦刀沿痕轻敲(避免用力过猛),必要时用切割机(带喷水冷却,减少陶瓦脆性断裂);
    施工时铺设“临时跳板”(宽30cm的木板,两端搭在龙骨上,不直接压瓦),人员站在跳板上操作(禁止踩瓦),跳板随铺设进度移动(不压未铺区域)。
    五、仿古效果失真(风格不统一,因“细节处理不到位”导致)
    问题表现:瓦面整体“新而突兀”,缺乏传统小瓦的古朴感,或局部节点(如屋脊、瓦当)与整体风格脱节。
    常见原因:
    瓦片颜色太均匀(传统小瓦因烧制差异有自然色差,新瓦颜色一致反而不自然);
    节点装饰缺失(如未装瓦当、滴水,或屋脊未用脊瓦收头)。
    解决办法:
    “做旧处理”:选择带自然色差的小瓦(同一批次内保留轻微颜色差异),铺设时“打乱排版”(不按出厂顺序铺,避免同色集中),必要时用“仿古涂料”局部刷色(在瓦面边缘刷浅褐色,模拟风化效果);
    配齐装饰构件:檐口加装“滴水瓦”(带下垂装饰的瓦,引导雨水远离墙体),屋脊用“脊瓦”(弧形瓦覆盖屋脊接缝),重要位置(如正脊两端)装“兽头”“吞脊”等装饰瓦(增强仿古氛围)。

Copyright © 2017 宜兴市徽派古典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技术支持:无锡网站制作   网站地图:xml
联系方式:13915268583(张经理)   电子邮件:81792062@qq.com   邮政编码:214222   宜兴地址: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川埠工业园
广德地址: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工业园 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2022043617号
本厂是专门以生产古典园林建筑,民用建筑的古建瓦厂家、生产和批发各类古建筑瓦、小青瓦、筒瓦、徽派建筑瓦、青砖青瓦(本瓦)等各类仿古屋面材料。